近日,我国中西部规模最大的专业型会展场馆——中原国际会展中心已全面呈现,项目将立足中原,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助力以郑州航空港区为核心载体的“空中丝绸之路”打造会展新高地、内陆开放新平台。其中由中国五冶集团承建的国际会议中心综合体、配套用房、地下车库等平急两用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
作为河南省重点工程,中原高铁港配套公共设施项目既是中原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现代化智能场馆群核心构成,也是服务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的关键载体。从一纸蓝图到巍峨矗立,这座集科技、艺术与匠心于一身的建筑不仅承载着城市发展的雄心,更凝聚了五冶建设者们攻坚克难的智慧与汗水。
科学统筹 抢建设时效
从年初进场到9月份国赛开幕,仅仅八个月的工期,对这一个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项目团队来说,是一个极大地挑战。从进场以来,项目部就以 “精细化管理”为核心,将精益管控贯穿项目建设全程。
项目团队科学划分施工区域,明确标段职责、畅通衔接流程,提前储备人力、设备、材料等资源,精准调度物流,为施工筑牢基础。同时,创新采用“全面大穿插+分区分段流水作业”模式,打破工序线性限制,实现钢结构、机电安装、幕墙施工等多工种协同作业,以分段流水推进整体节奏,达成多点施工、全面提速。
起跑即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项目团队跑步进场,克服冬季低温、夏季高温,科学组织、团结各方、昼夜奋战,24小时连轴转、三班倒,进场17天完成首块筏板浇筑和钢柱首吊,进场37天完成首块地下室顶板浇筑,仅用90天时间就完成了5万平方米地库封顶,春节期间数千人奋战主体施工……中原高铁港配套公共设施项目一步步从图纸上的构想,变成了绽放眼前美轮美奂的城市新地标。
技术赋能 筑品质工程
项目设计巧妙融合了河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建筑功能需求,整体规划借鉴商代古村落布局,以"品"字形结构呈现,建筑设计从传统民居中汲取灵感,采用层檐叠瓦的斜屋顶造型,通过规则曲面营造丰富的光影效果。
为了实现最佳效果,项目钢构屋盖采用170米大跨度桁架设计,安装高度58米、拼装高度38米,且吊装精度需达到毫米级,施工难度大、危险系数高。为此,项目团队成立专项技术攻关小组,引入多项先进技术——通过BIM建模模拟吊装路径、演练施工工序,降低现场风险;采用分段预制+整体提升工艺,地面完成桁架拼装再整体提升,兼顾效率与安全;启用智能监测系统,实时采集构件位移、应力数据,保障吊装“零偏差”。
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项目团队将原定的75天屋盖提升工期压缩至60天,高质量完成2.4万吨钢结构吊装,实现“零误差”合拢,刷新同类工程纪录,彰显央企技术实力与履约精神。
完美履约 塑五冶品牌
中原是地理腹地,更是五冶集团全国布局的战略支点。依托技术、管理与全产业链服务优势,五冶在河南持续深耕,以精品工程赢得认可、打响品牌。
从打入郑州市场第一个项目——中原科技城小微企业园项目的优质高效履约,到哈工大郑州研究院一二期工程的顺利交付,再到巩义灾后重建、洛阳城市改造、济源产城融合以及兰考三农学院配套工程等等一系列重要工程的建成投用,中国五冶集团一次次以高质量履约获得业主与社会赞誉,五冶在中原区域积累的良好口碑,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助力进一步拓展市场、深化战略布局。
中原高铁港配套公共设施项目建设的八个月里,五冶人以精细管理抢时间、以技术攻坚破难题、以深耕区域树品牌,交出满意答卷。站在“十四五”收官节点,五冶人将继续秉持“以服务客户为己任、以客户满意为宗旨”,以更高标准、更快速度、更优品质服务国家战略、建设美好中原,为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贡献央企力量。 (中原公司宣)